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经济导刊|电氢耦合协调是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经济导刊|电氢耦合协调是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时间:2025-07-09 00:39:42 来源:打抱不平网 作者:休闲 阅读:262次

来源:中国发展出版社

碳中和是新经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济导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刊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必须从能源革命入手,氢耦通过开发新能源和零碳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合协化石能源,倒逼中国经济绿色转型,调中的必完成从工业革命、发展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然选转变。

《新经济导刊》2022年第3期刊发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新经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济导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雷宪章署名文章《探索中国碳中和之道:欧洲能源发展的刊电启示和思考》。

雷宪章在文中指出,氢耦电氢耦合协调将是合协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清洁能源的调中的必重要路径是发展清洁电能,重点是发展大力开发风光水电能。但是清洁电力不可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因为清洁电能目前还不具备化石能源所具有的燃烧属性以及提供离网大型动力的能力。要完全替代化石能源,还应辅之以氢能,即以清洁电力为主,以氢代煤、以氢代油,实行以氢基能源为辅的电氢耦合协调机制,以保证绿色能源的安全供给。

谈到制氢,目前全球年产氢5000万吨,其中96%以上来自于化工,即来自于灰氢和蓝氢,仅有4%来源于电解水制氢。化工制氢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背离了碳中和之路。因此,化工制氢和绿氢制氢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要实现氢能替代的绿色发展,绿氢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从绿氢制氢技术看,目前世界上有三项公认的成熟技术,即碱性制氢、质子交换膜制氢和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

此外,热能转型同样是实现化石能源替代的重要方面。从欧洲终端用能体系来看,电力能源仅占30%,而热(冷)能源则贯穿整个能源体系,占比可达 50%。中国重视电气化的推广和储能的开发,但对热(冷)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雷宪章在文中进一步指出,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会出现许多颠覆性技术,诞生许多新的产业赛道。中国幅员广阔,资源禀赋迥异,实现“双碳”目标所采取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先立后破,就是要在大力建设清洁能源的同时,依托技术创新和突破,实现氢能和氢基能源等零碳能源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当新能源消纳、新能源稳定运行这两个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时,那么中国经济和社会退出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世界杯上耀眼的“中国队”:七成商品义乌造,加班加点赶订单
  • 外交部:美方挑衅一次 中方就坚决斗争一次
  • Redmi K50至尊版外观细节大曝光!还有一部联名版
  • 北京:2名机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感染 为境外输入关联
  • 工业大省被点名“挑大梁”,山东抢先一步?
  • 提醒!北京明天起报名评职称啦,今年新增两专业
  • 收藏!基金中的经典:被同一基金经理管理超10年的占比不到1%
  • 广东“坟爷”林耀昌贷款诈骗案重审开庭,曾被判无期
推荐内容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点:超百城首付两成 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阿里云盘回应“容量全部变为 100GB”:技术故障导致异常,已修复
  • 韩国百强企业女高管近400人,占比首超5%
  • 国家卫健委:海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 左手烧烤右手啤酒,世界杯球迷经济“不打烊”
  • 劳荣枝家属:劳荣枝案二审将于8月18日在江西高院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