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三大期指集体下探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落!

三大期指集体下探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落

时间:2025-07-09 07:24:06 来源:打抱不平网 作者:时尚 阅读:782次

修复之路坎坷

对于A股而言,大期基本面预期的指集扭转仍需时间等待,盈利下修的体下探市压力代替估值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主要因素。

近日,场风A股表现疲软,险偏续三大期指集体下探,好持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落。大期疫情冲击下,指集宏观经济面临结构性压力,体下探市微观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的场风业绩问题也频频困扰市场,叠加人民币贬值压力,险偏续资金有一定外流趋势,好持未来盈利下修的大期压力代替估值收缩成为影响A股的主要矛盾。

国内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公布,指集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4.8%,体下探市与预期持平。受一季度疫情散发、频发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速较去年四季度略有提升,但受到的冲击也较为明显。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受冲击较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0%。3月接触式服务业的各行业PMI大多下降20个百分点,足见疫情对第三产业的显著影响。

结合此前的社融以及PMI等,数据结构分化的特征较为明显。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几乎零增长,社零3月再度转负,工业生产增速下滑,下游消费和中游制造增速拖累较大,主要是成本压力造成的。此外,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逆季节性上升至5.8%,显示当前稳就业压力较大。

总体看,当前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结构性压力,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于A股而言,基本面预期的扭转仍需时间等待,盈利下修的压力代替估值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主要因素。

未来疫情仍是国内基本面重要的影响因素,今年疫情确诊人数(含无症状)已远超2020年武汉波峰时期数据:近期无症状感染人数仍处于20000人以上的高位。数据趋势上看,目前无症状感染人数或已出现拐点,疫情防控措施取得成效,二季度全国大概率将回到正常动态清零状态。

4月是传统的生产旺季,疫情将继续袭扰二季度生产情况:人员与物资的流动不通畅,将有可能对基建、地产、消费等多因素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对于二季度经济的总体判断仍偏谨慎。接下来,政策可能在二季度进入“宽货币、宽信用”的时期。在疫情好转的背景下,若经济读数仍疲乏,二季度或存在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发力显得尤为关键。4月15日,央行公告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轮降准低于市场普遍预期水平。央行表现克制的原因在于,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社融表现出短贷强于长贷的特征,社会实际融资需求并不高,为防止资金空转,央行继续全方面降息扩表的空间并不大。此外,通胀与美联储的加息进程或制约货币政策边际放松,中美利差的收窄甚至倒挂将进一步约束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调整。所以,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较为有限,将更多采取结构性政策(如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两项新增工具),同时引导金融体系合理让利,以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从市场的结构来看,为应对上述基本面的压力,前期与稳增长相关的权重表现较好,成长类的中小市值表现相对较弱,IC/IH比价持续下行,市场对于下半年经济修复有较高期待,相关预期已经开始在盘面提前反应。

一季度经济数据落地后,市场对于稳增长发力点仍存疑虑,目前未见业绩数据验证实质,IC/IH出现短暂反弹,短期风格难有定论。目前两市量能持续萎缩至8000亿元左右,赛道股的企稳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但由于机构套牢盘比重较大,修复之路坎坷,龙头个股受到业绩冲击,指数处于易跌难涨的状态。

策略上,当前正处于一季报密集披露期,操作上建议耐心等待。(作者单位:期货)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三牛”饼干因大肠菌群不合格被罚7万元
  • 广州收紧住房租赁资金监管 超额租金、押金均纳入
  • 2022年全国“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暨传媒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财通证券回应打新争议性提醒短信:为个别营业部行为 将做好客户解释说明与内部管理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提升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捷性
  • 4月13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
  • 大秦线天津段发生火车碰撞!17辆货车脱线,事涉这家A股公司!
  • 三大股指全线飘红 沪指涨1.46%收复3200点
推荐内容
  • 丹斯克银行:美联储将在2023年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 伊朗媒体:经阿曼斡旋,伊朗将收到一笔70亿美元解冻海外资金
  • 海关总署对越南3家企业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
  • 联发科会成为下一个AMD吗?
  • “山东沂河沉尸案”发回重审,被告人家属:已经预料到的结果
  • 众安保险推出上市以来最大规模“补血”计划, 计划发行最高70亿元资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