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分析师自称“全网第一个喊4000点的人” 方正证券紧急回应!
炒股就看,美女权威,分析专业,师自及时,称全全面,网第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个喊
原标题:美女分析师自称“全网第一个喊4000点的人方人”,券商紧急回应!正证
作者:谭缘
6月6日,券紧方正电子团队谭珺一条“A股4000点”的美女朋友圈喊话引发热议。
6月7日,分析针对旗下分析师言论,师自相关负责人对财通社表示,称全“公司昨晚已经启动合规调查和问责。网第若后续有监管要求,个喊将进一步公开相关信息。”同时,对于有关谭珺已辞职的市场传闻,其负责人告知财通社称,“目前仍然处于调查和问责阶段,没有掌握(谭珺)辞职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方正证券近期舆情不断,6月7日下午公司官方微信还发布了一则声明称,近日公司有部分员工陆续收到恶意盗用其肖像拼接而成的不雅图片,并对员工个人进行敲诈勒索。
而在6月6日,谭珺这条写有“我应该是全网第一个喊4000点的人吧,相信相信的力量”的朋友圈发出后,立刻引发大量转发。虽然谭珺随后删除了朋友圈,但该舆情继续发酵。
舆论关注的其中一个焦点是,谭珺目前属于方正电子团队,而中证协网站显示,其仅具有一般业务资格。公开资料显示,谭珺系方正证券研究所电子行业研究团队成员。证券业协会官网从业人员信息显示,谭珺,女,本科学历,首次登记时间为2017年。她于2021年12月加入方正证券,此前曾就职于上海华信、,目前登记状态为正常,执业岗位为一般证券业务。
也就是说,一个电子科技行业的分析员,竟然出来点评A股大盘走势了。
据了解,谭珺目前正在考取分析师资格,但因疫情影响尚未取得,而入职方正证券时,谭珺的计划是转型为证券分析师。
根据中证协现行规定:证券分析师应当通过公司规定的系统平台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不得通过短信、个人邮件等方式向特定客户、公司内部部门提供或泄露尚未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和观点,不得通过包括论坛、博客、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对外提供或泄露尚未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和观点。
在中证协2020年最新修订的行为准则内,再度明确指出,分析师应充分发挥在行业形成的重要影响力,聚焦经济金融形势、资本市场和行业发展等研究,客观、专业、审慎发表研究观点,在引导市场预期、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谭珺上述言论发酵后,有业内人士称对于自己不覆盖的领域随意发表看法,是一种不职业的行为……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朋友圈发表评论称:“历史经验证明,善于喊指数口号算命的,归宿大概率是转型情感博主……反正我能力有限,我敬畏市场”。
有意思的是,市场围绕4000点的讨论久矣。
2021年,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也喊出“震荡不长久,挑战4000点”的言论,但该观点基于策略报告;同年,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也预测称,未来大盘很有可能冲破3800、4000点。对于这样的点位分析,刘煜辉系结合当时的市场趋势得出。据了解,彼时两市成交额已连续35天突破万亿元。
至于机构对于后市的表现,实际上是存在较大分歧的(详见财通社“A股5月红盘收官!6月怎么走?机构分歧继续加大”)。
比如国泰君安认为“吃饭行情进入尾声,不恋战,更不适合追高”。则表示,切勿盲目追涨,反弹并非一蹴而就。巨丰投顾更是表示,此轮反弹即将进入尾声。而国盛证券则认为底部基本探明,战略已无悲观必要。浙商策略王杨则表示,后市以结构为主而非普涨。
(责任编辑:综合)
- ·内核源代码表明:微软曾考虑推出Surface Duo 2双屏仅Wi-Fi版
- ·刘强东飞天梦将圆!京东航空初审已过,物流制空权迎破局者
- ·多联多价疫苗开发成国家重点,应用优势在哪?有何技术难点?
- ·谭德塞:今年全球已发生370多起针对卫生设施袭击事件
- ·北京昨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感染者516例,朝阳区倡导市民继续减少流动
- ·国家版权局回应奥迪广告抄袭事件:反映出全社会版权意识的提高
- ·内蒙古银行人事调整,新任董事长刘丰是个“老银行”
- ·错综复杂之年,世界经济论坛50年来最重要的会议有啥看点?
- ·龙光集团:预计房地产行业短期内仍面临困难,将于需要时出售资产
- ·最新!央行、银保监会重要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 ·建设银行:正在根据监管要求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
- ·审计署:持续加大对财政资金管理审计力度
- ·小米王翔:今年半导体的供给肯定恢复正常 下半年可能供过于求
- ·地产暴雷、股市操纵、国家证券会主席被撤,券商老总被抓!越南正刮起金融监管风暴
- ·联想新款Thinkpad X1 Fold折叠屏笔记本外观曝光
- ·杭州银行外资大股东获准减持
- ·24家金融机构参会!央行、银保监会部署下阶段信贷工作:以适度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 ·石油投资不足加剧全球“产能危机”风险,能源转型下市场动荡或持续存在
- ·夯实金融创新“数字底座” 助推“数字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 ·小米上市后季度营收首下滑利润腰斩 手机业务拖后腿销量降超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