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四机构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按标准使用是安全的!

四机构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按标准使用是安全的

时间:2025-07-09 17:09:23 来源:打抱不平网 作者:探索 阅读:202次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0月26日,机构剂科新京报记者获悉,发布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食品识按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甜味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学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四家机构日前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标准指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安全都是机构剂科安全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发布2019年,食品识按使用国务院发布的甜味《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学共饮料和食品”。以甜味剂全部或部分替代添加糖已成为目前食品行业减糖实践的标准重要方式之一。

在甜味剂安全性方面,安全该共识指出,机构剂科甜味剂的安全性基于严格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得到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权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肯定,且结论均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

网络上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有说法认为甜味剂有助于减肥,也有说法认为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认为,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以减少能量摄入,但是体重管理取决于总能量平衡,甜味剂并非决定性因素。消费者应当明白,饮食健康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包括主动控制对甜食的过度追求,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甜味剂上。此外,甜味剂有助于降低龋齿发生风险,也为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选择,但不应夸大甜味剂的作用。

此外,近年来糖醇在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个别消费者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糖醇后产生“腹泻”反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糖醇引起的是渗透性腹泻,与日常生活中由微生物引发的腹泻不同,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同人对糖醇的耐受度有较大差异,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关产品,适量食用。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冷静增长”的爱奇艺三季度营收下降仍然盈利,但亟需下一个增长点
  • 田国立:上半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单位累积让利市场主体161亿元
  • 贝壳盘前涨约3% 持续回购股份
  • 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ST东洋收警示函
  • 事关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解除,官方明确标准→
  • 地产股逆市扛大旗!政策端利好持续,蓝筹地产或迎机遇,机构:相关板块景气有望联动
  • 视频|三亚:解封仍不解防 今起解除全域临时静态管理
  • 市场份额骤降终于扛不住了?俄媒曝料三星拟10月重返俄罗斯
推荐内容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京东健康回应称已搭建自营药品及器械质量合规管理体系
  • 9月15日起,838路跨京冀运行公交采取区间措施
  • 沃尔玛推出虚拟试衣间服务以促进消费
  • 外媒:天然气大国澳大利亚明年或意外“缺气”
  • 金联创:零售价下调如期兑现 国内汽柴油价格承压走低
  • 央行副行长张青松:支付产业各方要继续落实支付降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