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小鹏汽车计划自研电池,前宝马电池人才加盟负责!

小鹏汽车计划自研电池,前宝马电池人才加盟负责

时间:2025-07-09 04:24:46 来源:打抱不平网 作者:时尚 阅读:617次

车企自研电池的小鹏阵容在壮大。

36氪从多位行业知情人士处获悉,汽车前宝继蔚来之后,计划另一位新造车公司成员小鹏汽车也将自研电池提上议程,自研责目前已经招募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仲亮负责,电池后者在小鹏汽车职位是马电盟负电池技术高级总监,加入已经超过半年。池人才加仲亮在宝马之前,小鹏曾于韩国知名电池公司SK创新工作,汽车前宝该公司也和小鹏汽车有合作关系。计划

“小鹏的自研责电池研发团队有百人左右。”消息人士说,电池目前小鹏也已和上游材料供应链有不少沟通。马电盟负相对蔚来要在2024年将自研电池交付上车,池人才加小鹏的小鹏目标相对缓和,其自研电池初步的落地期限在5年左右。

车企自研自制电池已经不是新鲜事,蔚来CEO李斌就在年初宣布组建了一支400人的电池团队,计划在2024年交付的阿尔卑斯品牌上搭载自制电池。

从2022年算起,到2024年上车,仅有3年时间,对于从零开始自研电池来说,时间相当紧迫。有行业人士向36氪透露,蔚来电池研发负责人曾士哲甚至向李斌立下军令状,誓在三年内交付自研电池。

今年10月末,蔚来投资20亿元成立了电池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蔚来的电池工业化负责人曾澍湘。而小鹏汽车也在近日成立广州鹏博汽车科技公司,注册资本也高达50 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零配件生产以及电机制造等。当然,对于该实体公司成立,小鹏汽车向36氪表示:与自制电池没有关联。

除了蔚来、小鹏,广汽、长城、吉利都早已有自制电池的规划,长城孵化的蜂巢电池即将登陆IPO,而广汽也在今年8月发布公告,将投资109亿元建设电池制造产线。

动辄数十上百亿的资金规划体现出车企自研电池的决心,但在初期,投入规划则相对平缓。据36氪了解,蔚来初步计划在合肥建设一条自研电池的中试线,预计明年底建成,中试线通常每月可供应数百台车。而据产业链消息,小鹏汽车的自研电池,前期也会是试制线规模。

这其中看似“矛盾”的状态不难理解,电池是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占据最大成本,且影响整车的续航、安全等关键性能,车企有足够意愿对其掌控。但另一方面,电池制造耗资巨大,一条3GWh的电池产线投资花费往往在3亿元左右。当然,蔚来等自研电池都选择了4680或4690等大圆柱体系,该技术路线可将单条产线产能较方形电池提升一倍之多,但电池终究是跨学科的化工材料体系,研发和投入都不容小觑。

“电池很重要,都想自己干,又怕投资风险和成本,所以都是先走一步看看。”行业高管向36氪总结。

而36氪从电池公司内部获得的数据显示,车企年销量在30万辆左右,自制电池可以获得规模化收益。目前,各家新造车公司的年交付量都在10余万台,但随着新车投放量加大,制造产能提升,年销量进入30万台并不遥远。

除了国内车企,欧美车企自制电池早已蔚然成风,特斯拉、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都有巨额的自制电池规划。

当然,电化学独有的学科界限,快速迭代的技术节奏,以及重资产的大规模制造属性,都决定车企自制电池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决策。支持者认为,电池价值太高,且已经没有核心技术,关键是看谁在工艺上控制得更好,因此车企自制电池可行;而另一些声音则认为,车企如果没有足够规模,自制电池很难在成本控制上实现预期,属于“不尝试一下不会死心”的决策。

车企自制电池或许不会成为共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深度介入和掌控电池这个占据整车成本将近一半的零部件,都会是未来车企的选择,就这一点而言,自制与否,都只是路径选择。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银行涉房贷款大盘点:上半年不良攀升,但季度不良生成高点已经过去?
  • 国家发改委:我国高铁、高速公路、电网等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 万物云淡市里淘金完成全球招股 预计发行价为每股49港元左右
  • 逼近前低!棕榈油缘何领跌油脂板块?
  • 五大上市险企净利下滑15%  产寿险“冰火两重天”
  • 国家发改委: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 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 英国首相特拉斯摊上事了!
  • 平潭发展投资成立新材料科技发展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推荐内容
  • 光大期货1122热点追踪:纯碱继续上涨
  • 中巴经济走廊展现“一带一路”活力
  • 9月26日银行早报: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最新进展,AMC总裁迎密集变更,提前还贷线上渠道恢复了?
  • 新华保险三年三“换帅” 上半年利润大幅下滑
  • “北证50”今日上线 北交所迎来指数化投资时代
  • 利息券、礼包齐飞,4%以下利率常见,银行消费贷价格战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