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对中国依赖?德媒:德国战略文件关注减少原材料依赖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 浩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与来自俄罗斯的摆脱石油和天然气相比,德国对中国稀土的对中依赖程度甚至更高,”德国《商报》20日称,国依国战一份由德国联邦政府旗下的赖德略文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BAKS)发布的战略文件,向德国政府提出摆脱对中国原材料依赖的媒德建议。文件称,注减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后,少原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启动制定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材料进程。最新的依赖战略文件要求德国政府将原材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摆脱一部分。具体建议包括,对中提高原材料政策重要性,国依国战重新检查供应链法,赖德略文提升政府对稀土原料政策的媒德主导角色等。此外,注减文件还要求政府扩大同第三国的原材料合作网,资助在欧盟内部提取和加工原材料的企业。
德国工业联合会 (BDI) 原材料部门的负责人瓦赫特表示,德国对来自中国的许多矿物原材料的依赖已经超过了对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该协会建议德国联邦政府采取积极和全面的原材料政策。
BDI的数据显示,德国在原材料上的确依赖中国供应。比如,稀土有93.5%依靠中国,石墨(90.4%)、铋(87.1%)、镁(79.8%)、钻石粉(75.6%)、锑(68.7%)、镓(60.6%)、锰(53.8%)、铟(36.1%)等原材料中,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
文件还引用联合国能源总署的估计,至2040年全球对于锂与镍的需求将增长40倍。隶属于德国原材料局的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则研究了十几种对实施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原材料。研究结果是相似的:未来几年全球需求将急剧增加,出口国数量有限,而中国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德国正致力推进碳中和政策,推行电动车及电池技术升级,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因此,德国政府希望原材料更加多元化。
欧盟最近也正在讨论制定减少对第三国原材料依赖的法规。《商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我们进口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用于制氢的铂,用于模块的硅,和98%的稀土都来自一个供应商——中国。这是不可持续的。”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正在推动一项新的立法倡议,即《原材料法案》,希望加强欧洲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德国政府也支持该计划。欧盟经济部长已经进行讨论。布雷顿对《商报》说,这不是关于欧洲实现“自给自足”,而是降低供应瓶颈的风险。新的原材料法必须同时采取多种途径。
布鲁塞尔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专家玛丽·勒穆尔说,原则上有三种方法可以减少对个别供应国的依赖。人们可以使原材料进口多样化,建立本土生产,或通过更多地回收产品,开发其他技术获取原材料。
“德国和欧盟这样做首先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对供应链不确定性的直接反应。但是这也反映出欧洲对华态度的日趋复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一凡2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包括欧盟主要国家在内,在原材料还是产业链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担忧。
不少观察家认为,德国和欧盟要减少对第三国原材料的依赖,难度是巨大的,甚至比减少能源依赖更不容易。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实际上,全球多国因为内部市场发展需要,正在减少原材料出口。原材料进出口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
董一凡认为,欧盟与中国密切而广泛的产业合作是市场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中欧之间紧密的经贸合作与产业合作很难被打破。强行扰乱正常的产业合作关系,欧洲企业也势必付出相应的代价。
(责任编辑:探索)
- ·飙上热搜!《阿凡达2》来了,这些股猛拉!近4000股下跌,券商策略会“魔咒”又来?
- ·不到岗就走人?马斯克或亲手打开了人才流失的大门
- ·最新动态:俄扩大永久禁止入境美国公民名单 乌总统说有关方试图将乌推向不利结局
- ·高通胀加剧家庭财务压力 澳洲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020年8月以来新低
- ·华安饶晓鹏让基民花了2亿冤枉钱
- ·签约金额8755.4亿元!四川省国资系统深化银企合作,助力稳住基本盘
- ·网传陈赫收了2.4亿加盟费,贤合庄深夜辟谣
- ·李大霄:中概股狂飙猛进蕴含玄机 A股港股上涨之旅蜿蜒曲折
-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首要是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
- ·道富准备回应有关其打算收购瑞信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