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高压电解液,构筑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高压电解液,构筑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

时间:2025-07-06 23:20:48 来源:打抱不平网 作者:综合 阅读:488次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高压电解液,国科构筑高构筑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

王健高 刘佳 高雪/科技日报

3月31日,研人员开压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发高该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武建飞研究员的解液带领下,近期在高电压电解液体系开发应用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量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杂志》。度锂电池

据介绍,体系当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出色的国科构筑高电化学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正极材料是研人员开压电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使用高比能正极材料(如NCM811)以及提高电池工作电压( 4.2V)是发高获得更高能量密度的最有效途径。然而,解液传统的量密碳酸酯基电解液无法适配高压电池体系,同时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发生各种副反应,度锂电池最终导致体系劣化、体系容量衰减。国科构筑高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高压氟化电解液体系,将NCM811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从4.2V突破性地提高到4.6V,拓展了三元体系的使用上限和应用范围,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极大提高了高镍三元正极体系的比容量和工作电压,抑制NCM811正极在高电压下的结构相变、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以及二次粒子的开裂,降低了极化,从而提高体系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构建了稳定的CEI和SEI,实现高负载量高镍三元体系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可逆稳定循环。

高压氟化电解液体系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表现、DFT计算以及全电池循环性能

武建飞介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阐述了该高压电池体系性能提升的原因。氟取代基(-F)具有很强的吸电子作用,降低了溶剂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HOMO),从而提高了电解液的氧化电位。通过在正极表面形成了薄而均匀的富B和富F的无机电解质界面,减少了二次粒子的开裂从而缩小正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大地抑制了电接触不良、副反应以及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从而突破了高镍三元正极在高电压下容量衰减严重等障碍,为设计开发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上海通过妇保条例:为适龄女性未成年人开展宫颈癌疫苗接种
  • 美媒:芬兰不加入北约会更好
  • 三部门: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公积金不作逾期处理
  • 可达鸭:呆萌的鸭鸭26年网红史
  • 对冲基金近期大举回补空头,但仍不愿做多贵金属!
  • 海南省发布建立“土地超市”制度的实施意见
  • 涉嫌利用虚假价格诱骗消费者交易 屈臣氏一门店被罚5万元
  • 上海如正信息科技公司涉嫌实施商业混淆行为 被立案调查
推荐内容
  • 进一步降低到岗率!北京社会面筛查135例,朝阳为疫情高发区
  • 视频大战升级,各家平台护城河在哪里?
  • 股指期货全线下跌 IC主力合约跌3.69%
  • 爱回收2022年一季度营收22亿元,后续将优先保障运营效率
  •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 金鹰基金:两市九成个股下跌 慢涨急跌到底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