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开发高压电解液,构筑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高压电解液,国科构筑高构筑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
王健高 刘佳 高雪/科技日报
3月31日,研人员开压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发高该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武建飞研究员的解液带领下,近期在高电压电解液体系开发应用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量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杂志》。度锂电池
据介绍,体系当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出色的国科构筑高电化学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正极材料是研人员开压电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使用高比能正极材料(如NCM811)以及提高电池工作电压( 4.2V)是发高获得更高能量密度的最有效途径。然而,解液传统的量密碳酸酯基电解液无法适配高压电池体系,同时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发生各种副反应,度锂电池最终导致体系劣化、体系容量衰减。国科构筑高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高压氟化电解液体系,将NCM811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从4.2V突破性地提高到4.6V,拓展了三元体系的使用上限和应用范围,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极大提高了高镍三元正极体系的比容量和工作电压,抑制NCM811正极在高电压下的结构相变、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以及二次粒子的开裂,降低了极化,从而提高体系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构建了稳定的CEI和SEI,实现高负载量高镍三元体系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可逆稳定循环。
高压氟化电解液体系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表现、DFT计算以及全电池循环性能武建飞介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阐述了该高压电池体系性能提升的原因。氟取代基(-F)具有很强的吸电子作用,降低了溶剂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HOMO),从而提高了电解液的氧化电位。通过在正极表面形成了薄而均匀的富B和富F的无机电解质界面,减少了二次粒子的开裂从而缩小正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大地抑制了电接触不良、副反应以及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从而突破了高镍三元正极在高电压下容量衰减严重等障碍,为设计开发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责任编辑:百科)
- ·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 机构:5年期报价有望继续调降
- ·进一步推动科研攻关与临床、防控实践紧密结合!李强在浦东检查,要求快探索形成超大城市常态化防控新机制
- ·钱坤投资:大盘突遇非理性大跌 回吐不是坏事只要不结账走人就行
- ·布林肯要第二次尝试发表对华演讲?!
- ·沙特门将奥韦斯身价仅70万欧 却挡住了世界第3阿根廷
- ·4400股下跌!股民:跌哭了
- ·加快完善机制建设 提升债市发展质效(附英文版)
- ·谎称投资“收藏品” 专骗老人金额超千万 北京京城文一等四家文化公司多名员工集资诈骗终审获刑
-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
- ·购买力降至50年来最弱水平,救不救日元?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