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右眼被压迫到看不到了,疫情大考鼻子堵住了只能用嘴巴呼吸……小姜的上海父亲急需入院进行肿瘤手术。
连日来,求解上海市疾控、重危12345等热线电话每天接听“小姜们”的救治诉求,感染人数攀升带来的难题就医难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
4月6日,疫情大考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求解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重危疫情防控和基本的救治医疗救治两方面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难题要解决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重危患者的疫情大考救治问题。政策落实还有赖于医疗资源充足,上海目前15省份已派出医务人员38000多人驰援上海,求解助其解决医疗难题。
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解决重危患者救治问题
“4日的核酸检测结果已经看到了,是阴性的。”小姜告诉记者,现在的问题是,联系街道找120送父亲去医院,也需要医院有效收治才可以,否则就没办法。
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前医生建议是尽快手术,把里面的肿瘤取出来。门诊看了,住院单也开了,但疫情期间医院收治新的病人有相关政策,除非需要马上抢救”。
与小姜类似,隔离在上海长宁区的李灿敏也十分着急,4月5日原本是他的岳父该做血透的日子,但由于核酸检测结果“待复核”,需要“按期”做的血透面临延期。李灿敏表示,“我岳父正常情况下每个星期要做三次血透,分别在周二、四、六。如果不做血透,病人面临较大的危险”。
王贵强6日表示,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一方面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医院病房以及妇产科设置相应的应急区域或者缓冲病区,解决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重危患者的救治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各地统计孕产妇、透析人群、放化疗人群的基本底数,把本底摸清楚,建立台账,使这些病人得到有效跟踪随访,需要救治时能得到及时救治,对慢性长期用药患者要安排就近的医疗机构给予相应药物处方。“一些慢性病,建议结合病情可以延长到12周的处方,并提供上门送药服务。”
“近期部分市民群众看病就医碰到一些困难,市、区相关部门正想方设法解决。”此前,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也表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保持开放,各区建立了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开辟了应急就医渠道,重点满足急危重症、孕产妇、儿童以及血透、放化疗等患者必需的就医需求。
4月6日,李灿敏称,“之前街道和居委会告知我们一定要等核酸报告出来才可以安排送院治疗,但今早居委会打电话过来说有120可以安排我岳父去医院定点隔离治疗和血透,但还没等到人来。”他期待着随着政策落实,问题能够得到尽快解决。
儿童感染者监护人可自愿申请陪护
目前上海疫情还在高位运行。4月5日病例仍在攀升,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6766例。目前,上海累计报告感染者已超过90000例,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针对儿童感染者的陪护问题,4月6日,上海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也回应道,“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由监护人自愿申请,在充分了解可能的健康风险并签署告知承诺书后,可以陪护”。
目前驻扎新国博方舱医院的医疗队共达11支,派驻医护管理人员合计2218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方舱医院W2病区,将主要收治核酸检测阳性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据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消息,目前阴性家长可以陪伴阳性孩子住院隔离。
从近期疫情通报看,无症状感染者占比明显增多。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SICU)原主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李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病原微生物角度看,这主要是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比较弱,特别是导致危重症的致病力下降了。从宿主角度看,也是由于我国群众普遍接种了新冠疫苗,有一定的抵抗力,使病毒侵入人体的载量减少,它的致命力受到了打击。
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可以自行居家隔离?李刚表示,“理论上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可以居家隔离的,但在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个是居民极少有独居的条件,一个是需要居家隔离人员依从性比较强,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他还强调,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重症感染者没有明显的分水岭,随着抵抗力的变化,还存在转化为有症状的可能性,所以对无症状感染者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止向有症状转化。
据悉,上海正积极筹措救治床位和隔离房源,扩充了一批市级定点医院,新建投用了一批方舱医院,床位总数约4.77万张,还有3万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为收治更多确诊患者,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区域五个场馆6600张床位,已全部通过验收,于4月4日晚8点开始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该方舱医院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最多可同时为近1.5万名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服务。
保障医疗资源:15省份驰援上海
核酸检测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着,截至4月5日8时,上海共采样2566.5万人,242.7万管样本,已经完成检测192.5万管,其余样本还在检测当中。目前上海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400万管,共设置了约2万个采样点,组织了约5万名采样人员。
据介绍,本轮大规模采样期间,很多采取了多混一的采样方式;对于检测结果异常的样本,还需要对样本中包含的人员逐家逐户上门单采单检。目前正在对混采管结果异常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复采复检。复检完成后,上海市把加快转运隔离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新的阳性感染者一旦发现,必须即刻转运、日清日结,应收尽收、应隔尽隔。
4月6日起,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再一次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也就是把前一次筛查发现的阳性感染者转运收治起来,然后再做一次筛查。
为帮助上海解决医疗资源保障问题,近期,江苏、山东、天津、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海南、广东、浙江等省份分别派出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上海,其中江苏派出13000余人,浙江派出8700余人。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其中9个省份派出了11000多名医务人员,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任务,另外还有4个省份派出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这个队伍有23200多人。另外我们从12个省份派出了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有将近4000人”。
“疫情对医疗资源的挤兑,一方面是空间设施、医院床位不够,特别是重症多的地方,住院病房受到挤兑。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会有一定程度的挤兑。全国各地的支援也主要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李刚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吕银玲
顶: 542踩: 66
评论专区